谁之世界历史,何种中国时刻?

日期:2013-01-21 作者:任思蕴;李纯一 来源:文汇报
- 图片作者:莫非
- 图片说明:图/莫非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许纪霖: 中国文明复兴促成世界历史的中国时刻
◆“未来10年的中国与世界”系列访谈本周的话题是“未来10年的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如果从文明的角度看,10年只是瞬间,但对一个人、一代人来说,10年又非常重要。如今,“世界历史的中国时...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许纪霖: 中国文明复兴促成世界历史的中国时刻
◆“未来10年的中国与世界”系列访谈本周的话题是“未来10年的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如果从文明的角度看,10年只是瞬间,但对一个人、一代人来说,10年又非常重要。如今,“世界历史的中国时...
采访: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编辑: 薛莉 实习生:陈亦珈
【编者按】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东西方学界争议声不断。FT中文网就此采访了旅美学者刘再复教授与中国学者许纪霖教授,请他们就一组相似问题作答。刘再复先生从文学创作的角度,许纪霖先生从知识分子人格的角度,对莫言获奖表达了截然不同的观点,为解读“莫言现象”提供了多维视角。我们将他们的回答整理汇编于下,以飨读者。
FT中文网:莫言获奖,以及莫...
刊载于《新世纪》杂志2013年第2期
1978年的夏天,我与周有光老先生在北京他的家里曾有一面之缘,模糊的记忆中,那是一位乐观和蔼的学界长者。35年过去了,我从一个刚入大学的年轻人,步入了知天命之年,然而一百零八岁的周老,还是那样的生气勃勃,洋溢着生命的智慧。
周老出生前的一年,绵延了千年之久的科举制度划上句号,传统士大夫因此失去了制度的根基,走向历史的终结。而周老出生的1906年,也可以说是现代中国知识人诞...
刊载于《信睿》杂志2012年12期
近几年中国崛起,世界瞩目。尤其是08年世界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整个西方世界似乎趋于没落,但中国好像是“风景这边独好”。 但网络上也流传着一句话,说今天的中国是一个“形势大好、秩序大乱、人心大坏”的时代。
过去讲天地良心,那些公认的坏事不能做,做了之后会被雷公霹死,死了会下地狱,现在是“和尚打伞,无法无天;我死之后,谁管洪水滔天”。无良商人制造毒奶粉、毒馒头、毒胶...
专业精神就是信仰
中欧商业评论2012年12月刊总第56期
葛雪松(本刊编辑)
《中欧商业评论》(以下简称CBR):你长期致力于研究中国如何从富强向文明的转变。今天的企业家阶层掌握着大量的物质资源,许多人却并不具有过去贵族阶层的道德修养和价值追求。怎样看待国人富裕之后的精神状况?
许纪霖:从欧洲历史和中国近代的历史看,资产阶级最初都不是贵族而是暴发户。尽管有一部分人是从贵族阶层里分离出来的,但更...
大时代中的知识人(增订本)
许纪霖著 中华书局2012年11月版
增订本后记
《大时代中的知识人》五年前由中华书局出版,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竟然受到了读者的热忱欢迎和书评界的颇多好评,前后印刷过两次,印数在一万册以上,如今在市场上基本脱销。该书还入选了《深圳商报》评出的“2007度十大好书”,并在2008年获得国家图书馆主办的第四届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奖。这些超出期待的荣誉,除了对...
我只对“未来”负责——许纪霖教授访谈录
当前教育如何走?
南方教育时报:2009年9月您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我虽然不能改变这个世界,但我可以改变我的课堂”。那时候您还对局部性的教育改革很乐观, 到了2010年9月您说中国缺的不是反抗的话语,而是反抗的实践。而自己“没有勇气与社会决裂”“面对现实,有一种无力感”。这两件事为何前后这么大的反 差,随着您对中国教育越来越深的理解和批评,...
我坐了两个小时车到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和许纪霖先生谈了两个小时,再坐两个小时车回上海市区。摇摇晃晃的车程中,脑海闪烁着许纪霖笔下大时代中知识人的形象。而对许纪霖影响至深的王元化先生和张灏先生,我都有幸采访,不免心生感慨。
许纪霖回忆1980年代在华东师范大学读书的时光,对理想主义依然充满深情。他在1996年以史铁生为例写了《另一种理想主义》一文,后来成了他的一本自选集的书名。他很欣赏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
许纪霖
时光倒退二十年,没有谁能够想到,从胶东半岛的高粱地里,会走出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是当今中国文坛的怪才、鬼才,他的中国式魔幻现实主义,像江南style一样,让洋人见识了东方文学的“他者”。他的得奖,在意料之外,亦在情理之中。诺奖宣布的那个不眠之夜,有多少国人欢呼,又有多少国人不服:为什么偏偏是莫言,而不是村上春树? 拿莫言与村上相比,如果仅仅以文学的理由,或许见仁见智,然而,争...
第三届思勉人文跨学科研究生论坛
中国文化认同与人文社会研究的本土化
主办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
2012年8月25-27日
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
(一)日程
8月25日
开幕式(14:30-17:00,人文楼5401冷战中心)
开幕致辞
名家演讲——许纪霖(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新天下主义与现代中国认同”
8月26日
研究生讨论专场【具体议程见(二)】
上午8:30-12:00;下午13:30-17:00
第一分会...
同学们:
下午好。在这个庄严美好的时刻,能够代表导师们作一个发言,感到荣幸,感谢大家给我这个机会。
你们更上一层,完成学业,真是令人欣喜的事情,我为你们高兴,更是羡慕你们。我没有受过正统的高等教育,是我终身遗憾,也因此对学府生活心向往 之,可说是个教育信仰者。请不要把我当作一个在大学门外完成教养的范例,事实上,倘若我能在学府...
许纪霖教授由法国“高考”考题和南科大复试考题谈论基础教育中的应试话题
“有什么样的考试, 就反映出什么样的公共文化”
著名学者许纪霖
2012法国“高考”哲学考题
法国时间6月18日上午8时,法国334464名报考普通类高中毕...
许纪霖教授谈学院知识分子如何面对体制化
今天的中国,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对许多人来说,读书成为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很难想象上个世纪末国人读书的盛况。书店永 远是熙熙攘攘的,好书、畅销书还要托熟人抢购。就在全民读书的热潮中,成就了一本《读书》杂志。《读书》对读书人的重要性,可借用当年的主编沈昌文先生的 一句名言:“可以不读书,但不可不读《读书》!”
《读书》为何如此传奇,为何有神话般的过去?最近,中华书局出版的扬之水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