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解放日报记者 徐蓓
当你越来越习惯于手机“微阅读”的时候,你已不由自主地被手机改变了
解放周末:您自称“三栖动物”,即同时是书本族、电脑族和手机族。一般来说,您读书、上网、手机阅读的时间分别是怎样安排的?
许纪霖:这是有一个变化过程的。在我40岁之前,我看的都是书本,是一个标准的书本族。2000年以后,我开始渐渐习惯在电脑上阅读。尤其是开通了实名 微博后,我花在电脑上的时间越来越多。我有个习惯,每天都会仔细阅读那些被我关注的微博,从头读到尾。微博最兴盛的时候,我每天上网读到深更半夜也读不 完。后来我发现这样不行,我太沉迷其中了。接着又有了微信,一开始也是觉得好玩,渐渐发现自己离不开手机了,连上厕所也带着,怕漏了什么。不知不觉中,我 变成了一个手机族。
这样的生活终于让我产生了一种恐惧感,我发现自己没有了读书的时间。而且,这些微博、微信上的内容大多都是“信息快餐”,90%的内容看完就忘记了,为了记住10%的东西,而浪费了90%的时间,这样做真是不值得。
所以,现在我给自己立一个规矩,每天只在“垃圾时间”里看手机,晚上上网时间最多不超过一小时,剩下的时间干什么?还是回过头来读书。
解放周末:原来,您这样的学者也曾被电脑、手机“俘虏”。有没有思考过,我们为什么会成为“俘虏”?
许纪霖:我发现手机阅读有一种神魔性,它迎合了人性的弱点,为什么很多人沉迷其中?就是因为这个。它具有一种即刻消费的特征,很轻松,不费神。我们也把 这种阅读称之为表层阅读,表层阅读是很愉快的,它不会太耗费你的脑细胞,不怎么需要你思考,不少东西既不过脑子也不过心灵,只是经过表层的碰撞,激起某种 愉快或者某种情感,然后就过去了。
现在,我们身边经常能看到很多“手机控”,只要一有时间、一坐下来就拿出手机看,甚至走在马路上眼睛还舍不 得离开手机。也许,这是他们一种积极的休息方式。但是,如果你没有一种警惕,就这样慢慢让手机上的“微阅读”侵占你所有的空余时间,那就不好了。久而久 之,它会成为你的一种阅读习惯,甚至是思维方式。当你越来越习惯于手机“微阅读”的时候,你已不由自主地被手机改变了。
一味沉湎于资讯的话,人很容易被碎片化的世界所操纵
解放周末:如今,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碎片阅读的时长每年呈现近10%的增长,是纸质书籍的近4倍。在您看来,手机阅读到底算不算阅读?
许纪霖:首先,我们要分清楚两个概念,一个是知识,一个是资讯。我发现人们通过微信、微博阅读到的大多是资讯,而不是知识。知识是完整的,是整体的,它不是以碎片的方式存在的,它一定有一个体系,以一套整体的系统来解释世界。
新媒体由于具有极大的交互性和传递的迅速性,因此它更适用于快速浏览式的阅读。现在不是一个资讯匮乏的时代,而是一个资讯爆炸的时代,大家在阅读手机的 时候大都是匆匆浏览,有谁会认真地一字一句去读?即使是某种知识,人们也会把它当成一个资讯化的知识来迅速地加以处理。而资讯是以快速、迅捷、多样为特征 的,所以它势必是碎片化的。有人统计过,一条微信最好是在4000字以内,以拇指划四下的长度为好,一旦超过4000字,别人就没有耐心读了。我自己也有 这样的体会,手机阅读时哪怕是看到好的内容,一看文章那么长,马上就没有耐心了,我会先把它保存下来,等有空、有闲心的时候再慢慢读。
再加上手机阅读大多是在“垃圾时间”里进行的,比如地铁里、饭桌上,周围环境嘈杂,人的心态也比较浮躁,很难静下心来读长文章,常常是这里读一点,那里读一点,完全是以碎片化的方式处理。
因此,手机阅读从根本上说和读书是有区别的,手机阅读大多读的是资讯,而读书则大多读的是知识。
解放周末:这种碎片化的阅读方式很受年轻人的青睐,也有人觉得,在快速变化的时代,更多地占有资讯更重要。
许纪霖:对于到了一定年龄的中年人,我会动员他们多加入新媒体;而对于沉湎于新媒体的年轻人,我则会对他们说,你们还是要多读点书。
在今天这个时代,人需要在知识和资讯中获得某种平衡。如果接受的全是知识没有资讯,会失去现实感,会对变化的社会缺乏感受。但如果一味沉湎于资讯的话, 人很容易被碎片化的世界所操纵,而知识可以让人超脱出来,让你和这个世界保持一定的距离,让你有一种思考的能力,而不是人云亦云。
碎片化阅读的后果就是“毁三观”
解放周末:您认为碎片化阅读会改变人的思维方式,是不是有点危言耸听?
许纪霖:举个例子,我在参加一些博士论文答辩的过程中发现,现在有些学生很爱运用“PPT思维”。这在工科学科和社会科学领域,尤其常见。过去一般的论 文都是论证式的,有一种内在的逻辑,来证明自己的论证是合理的,它是一个整体性的东西。但这种PPT式的论文,表面看起来框架结构很科学,分为1.1、 1.2、1.3……再分为2.1、2.2、2.3……好像内容很整齐。但我把它称为“虚假的整体性”,因为在这一点和那一点之间是没有逻辑关系的,它只是 一个平面上的铺陈,没有深度,为什么要从这一点跳到那一点,也没有任何论证的过程。这样的论文,写起来很容易。
这是一种非常偷懒的做法。其实 探究背后的根源,现在年轻人的知识体系越来越破碎,他们又缺乏一种把这些知识通过自己的思考贯通起来的能力,而论文又不能支离破碎,所以就用这种“虚假的 整体性”来对付。PPT正是为这种“虚假的整体性”提供了技术支持。而学生一旦习惯于这样“虚假的整体性”的思维,也就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解放周末:碎片化的阅读,导致了知识的“破碎”?
许纪霖:是的。今天的很多年轻人,他们的阅读不再以书本为主,除了教科书以外,他们的课外阅读几乎全部被手机阅读所取代。这样的话,他们平时通过自由的 阅读所获得的知识就变得相对匮乏,甚至他们的谈资也常常停滞于碎片化的资讯中。久而久之,这些年轻人的思维方式也会是碎片化的。
有句时髦的话 叫做“毁三观”,我发现碎片化阅读的后果就是“毁三观”。为什么呢?因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对宇宙、自然、社会的一整套观念、一整套理解,而今 天由于知识的碎片化、资讯的零碎化,不少年轻人是通过各种破碎的知识和资讯,“拼凑”起自己其实没有世界观的“三观”,乃至他们的表达方式也是破碎的。
今天,我们正处于一种阅读方式的变革中,这种变革将会带来什么?我们朦朦胧胧地感觉到,它挑战的不仅是一个阅读的问题,而是一个人类文化的问题,是一个 知识积累的问题。从这点而言,我还是一直强调传统阅读很重要。这并不是说书本那么重要,我们非要靠纸质的东西来支撑阅读,也许有一天纸质书会灭亡,而阅读 是不会消失的。所以,阅读的载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书本这种传统阅读方式所强调的阅读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性的知识,这正是阅读所应有之义。
我从来不开大而化之的书单,因为我认为没有一张书单“放之四海而皆准”
解放周末:应该说,倡导全民阅读正当其时。有人提议,应该有更多学者、作家为读者开书单进行导读,您觉得这个办法可行吗?
许纪霖:从我自己的体会来说,我从来不认为能有一张统一的书单可以开给所有的学生。比如,我带的学生,每一位的个性都不一样,研究的领域也不一样,我通 常会采用“倒开书单”的方法,让学生们自己来开书单。你要研究这个问题,你先列一个书单,你告诉我你认为要读一些什么样的书。然后我再帮他们分析,哪些书 是必须读的,哪些书是不必读的。这样的方法可以“量身定做”,而不是拿一张统一的书单应对不同的学生。
现在好多人让我开书单,但我从来不开大 而化之的书单。为什么呢?一则,我认为没有一张书单“放之四海而皆准”;二则,中国人特别喜欢“喂食”,自己不知道读什么书,最好有人来帮他决定。一般来 说,初学者可以这样,但读书到一定程度的人,有一定思考能力的人,则应该知道自己读什么书,应该自己学会去找书。
解放周末:那么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应该怎么办呢?
许纪霖:对普通读者来说,开一些入门的书单也是必要的。不过,我认为书单最好分门别类地开。我曾经为普通读者开过一张有关中国历史的初阶读物书单,一共 10本书,是我认为的了解中国历史的入门书。后来我还开过中阶和高阶的中国历史书目,那更是要分门别类,根据不同的需要来定。所以,开书单应该尽量具体 些,分门别类为好。比如,文学青年适合读什么书,喜欢哲学、宗教的人适合读什么书。没有一张书单是适合所有人的,这恰恰抹杀了人的个性,所以我更愿意一本 书一本书地来推荐。
市面上一些所谓的好书,其实只是畅销书,是不是10年以后还有人读呢?还真说不上
解放周末:您曾说过:“我的书房里有50%的书是不值得读的。”如何判断书值得读与否,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书,您有什么建议?
许纪霖:什么是值得买的书?就是那些值得精读的书,而大多数书只需泛读而已。对于读书,我通常的建议是,少读时人之书。所谓时人之书,就是当代人写的 书。不是说当代人的书不好,但评价一本书好不好,起码要经过10年以上的时间考验。10年以后这本书还有人读,读了以后还说好,这本书就是好书。现在市面 上一些所谓的好书、得奖的书,其实只是畅销书,是不是10年以后还有人读呢?还真说不上。为什么现在许多国外翻译的书卖得好呢?因为,很多翻译的书已经出 版了一段时间,被证明是经典。时人之书可能其中也有经典,但大部分会被时间的大浪淘洗掉。普通人很难判断书的好坏,专家可能一时也难以判断,所以还是让时 间来判断比较好。我主张多读经典,道理就在这里。
解放周末:倡导全民阅读,您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许纪霖:其实上海已经初步形成了 学习型社会的氛围,读书的风气比五年前、十年前好了很多。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可以创造一些条件和空间鼓励人们自己组织起来读书。比如,给各种各样的读书会 提供支持,营造读书的氛围。再比如,现在一些民营书店的主要功能不是卖书,而是提供互相交流的文化空间,让爱书的人聚在一起,对此政府有关部门也应该予以 鼓励、支持。学校更应如此,要积极鼓励学生开办各种读书会,为他们创造各种条件。这些都是值得做的事情。
重要的是,要把读书看成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认识一位香港朋友,他一年就买一次书,就是在香港书展的时候,像去赶集一样。但恰恰不能把读书当节过,读书一定是细水长流的。读书应该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果不读书会觉得日常生活有残缺,这样才算是一个爱书人、读书人。
读书是为了寻找智慧。智慧就像一把洒在汤里的盐,它是散落在各种知识里的
解放周末:让我们最后回到一个被问过千百遍的问题上,读书到底为了什么?
许纪霖:我先来讲一个小故事。有一次我参加学校组织的旅游,我的习惯是凡是半个小时以上的旅程,必定要备一本书。于是我就坐在大巴上读书。有一位教授坐 在我旁边,看了我半天,说:“你已经功成名就了,还看什么书啊?”他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中国人读书是有功利性的,在他看来,书是敲门砖,一旦功成名就,书 就没有用了,就不必再读书了。
对于读书是为了什么,很多人的看法是片面的。他们把读书理解为是为了竞争、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才需要具备的某 种素质,把读书看作一种竞争的能力。但实际上,读书在我看来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活法。人不是因为有用没用才去读书,因为某一个功利的目标而去读书,比 如读书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或者是让自己成为有文化的人,这些目标当然也不错,但尚未抵达读书真正的境界。因为,真正的读书人并不为什么而读,读书 只是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他在书中获得了一种内在的快乐。
解放周末:在当今社会,人们常常以成败论英雄,读书也常被当作通往成功的一条路径。对此您怎么看?
许纪霖:我认为读书完全和成功无关。就像我刚才说的,如果你抱着成功的目的去读书的话,你不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喜爱读书的人未必是一个成功的人,但一定是一个有知识、有品位的人。
读书的最高境界是为了追求智慧。追求成功,只是需要具体的本领,但是读书是为了寻找智慧。智慧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就像一把洒在汤里的盐,它是散落在各种 知识里的。所以,说“这个人好有智慧”和“这个人好有知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王元化先生在世的时候,有一次我陪一位台湾的杂志主编去看望他,这位主编 见识过很多知名的文化人物,但他临走时感慨地说:“王先生真是一位有智慧的大家。”也许从知识的层面上说,我们的知识可能比王老先生还丰富一些,但是他身 上散发的智慧,却是我们一般人所远远不及的。
专家、学者有知识,但只有大师或大家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哪怕你发明了一种体系,你创造了一门学 科,你可能也未必有智慧。智慧是人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有通透的悟性,能够参透天地,智慧让人变得完善,达到一般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和深度。所以,读书 是为了获得智慧,那是一种远比成功更高的境界。
刊载于《解放日报》2015年4月24日
当你越来越习惯于手机“微阅读”的时候,你已不由自主地被手机改变了
解放周末:您自称“三栖动物”,即同时是书本族、电脑族和手机族。一般来说,您读书、上网、手机阅读的时间分别是怎样安排的?
许纪霖:这是有一个变化过程的。在我40岁之前,我看的都是书本,是一个标准的书本族。2000年以后,我开始渐渐习惯在电脑上阅读。尤其是开通了实名 微博后,我花在电脑上的时间越来越多。我有个习惯,每天都会仔细阅读那些被我关注的微博,从头读到尾。微博最兴盛的时候,我每天上网读到深更半夜也读不 完。后来我发现这样不行,我太沉迷其中了。接着又有了微信,一开始也是觉得好玩,渐渐发现自己离不开手机了,连上厕所也带着,怕漏了什么。不知不觉中,我 变成了一个手机族。
这样的生活终于让我产生了一种恐惧感,我发现自己没有了读书的时间。而且,这些微博、微信上的内容大多都是“信息快餐”,90%的内容看完就忘记了,为了记住10%的东西,而浪费了90%的时间,这样做真是不值得。
所以,现在我给自己立一个规矩,每天只在“垃圾时间”里看手机,晚上上网时间最多不超过一小时,剩下的时间干什么?还是回过头来读书。
解放周末:原来,您这样的学者也曾被电脑、手机“俘虏”。有没有思考过,我们为什么会成为“俘虏”?
许纪霖:我发现手机阅读有一种神魔性,它迎合了人性的弱点,为什么很多人沉迷其中?就是因为这个。它具有一种即刻消费的特征,很轻松,不费神。我们也把 这种阅读称之为表层阅读,表层阅读是很愉快的,它不会太耗费你的脑细胞,不怎么需要你思考,不少东西既不过脑子也不过心灵,只是经过表层的碰撞,激起某种 愉快或者某种情感,然后就过去了。
现在,我们身边经常能看到很多“手机控”,只要一有时间、一坐下来就拿出手机看,甚至走在马路上眼睛还舍不 得离开手机。也许,这是他们一种积极的休息方式。但是,如果你没有一种警惕,就这样慢慢让手机上的“微阅读”侵占你所有的空余时间,那就不好了。久而久 之,它会成为你的一种阅读习惯,甚至是思维方式。当你越来越习惯于手机“微阅读”的时候,你已不由自主地被手机改变了。
一味沉湎于资讯的话,人很容易被碎片化的世界所操纵
解放周末:如今,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碎片阅读的时长每年呈现近10%的增长,是纸质书籍的近4倍。在您看来,手机阅读到底算不算阅读?
许纪霖:首先,我们要分清楚两个概念,一个是知识,一个是资讯。我发现人们通过微信、微博阅读到的大多是资讯,而不是知识。知识是完整的,是整体的,它不是以碎片的方式存在的,它一定有一个体系,以一套整体的系统来解释世界。
新媒体由于具有极大的交互性和传递的迅速性,因此它更适用于快速浏览式的阅读。现在不是一个资讯匮乏的时代,而是一个资讯爆炸的时代,大家在阅读手机的 时候大都是匆匆浏览,有谁会认真地一字一句去读?即使是某种知识,人们也会把它当成一个资讯化的知识来迅速地加以处理。而资讯是以快速、迅捷、多样为特征 的,所以它势必是碎片化的。有人统计过,一条微信最好是在4000字以内,以拇指划四下的长度为好,一旦超过4000字,别人就没有耐心读了。我自己也有 这样的体会,手机阅读时哪怕是看到好的内容,一看文章那么长,马上就没有耐心了,我会先把它保存下来,等有空、有闲心的时候再慢慢读。
再加上手机阅读大多是在“垃圾时间”里进行的,比如地铁里、饭桌上,周围环境嘈杂,人的心态也比较浮躁,很难静下心来读长文章,常常是这里读一点,那里读一点,完全是以碎片化的方式处理。
因此,手机阅读从根本上说和读书是有区别的,手机阅读大多读的是资讯,而读书则大多读的是知识。
解放周末:这种碎片化的阅读方式很受年轻人的青睐,也有人觉得,在快速变化的时代,更多地占有资讯更重要。
许纪霖:对于到了一定年龄的中年人,我会动员他们多加入新媒体;而对于沉湎于新媒体的年轻人,我则会对他们说,你们还是要多读点书。
在今天这个时代,人需要在知识和资讯中获得某种平衡。如果接受的全是知识没有资讯,会失去现实感,会对变化的社会缺乏感受。但如果一味沉湎于资讯的话, 人很容易被碎片化的世界所操纵,而知识可以让人超脱出来,让你和这个世界保持一定的距离,让你有一种思考的能力,而不是人云亦云。
碎片化阅读的后果就是“毁三观”
解放周末:您认为碎片化阅读会改变人的思维方式,是不是有点危言耸听?
许纪霖:举个例子,我在参加一些博士论文答辩的过程中发现,现在有些学生很爱运用“PPT思维”。这在工科学科和社会科学领域,尤其常见。过去一般的论 文都是论证式的,有一种内在的逻辑,来证明自己的论证是合理的,它是一个整体性的东西。但这种PPT式的论文,表面看起来框架结构很科学,分为1.1、 1.2、1.3……再分为2.1、2.2、2.3……好像内容很整齐。但我把它称为“虚假的整体性”,因为在这一点和那一点之间是没有逻辑关系的,它只是 一个平面上的铺陈,没有深度,为什么要从这一点跳到那一点,也没有任何论证的过程。这样的论文,写起来很容易。
这是一种非常偷懒的做法。其实 探究背后的根源,现在年轻人的知识体系越来越破碎,他们又缺乏一种把这些知识通过自己的思考贯通起来的能力,而论文又不能支离破碎,所以就用这种“虚假的 整体性”来对付。PPT正是为这种“虚假的整体性”提供了技术支持。而学生一旦习惯于这样“虚假的整体性”的思维,也就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解放周末:碎片化的阅读,导致了知识的“破碎”?
许纪霖:是的。今天的很多年轻人,他们的阅读不再以书本为主,除了教科书以外,他们的课外阅读几乎全部被手机阅读所取代。这样的话,他们平时通过自由的 阅读所获得的知识就变得相对匮乏,甚至他们的谈资也常常停滞于碎片化的资讯中。久而久之,这些年轻人的思维方式也会是碎片化的。
有句时髦的话 叫做“毁三观”,我发现碎片化阅读的后果就是“毁三观”。为什么呢?因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对宇宙、自然、社会的一整套观念、一整套理解,而今 天由于知识的碎片化、资讯的零碎化,不少年轻人是通过各种破碎的知识和资讯,“拼凑”起自己其实没有世界观的“三观”,乃至他们的表达方式也是破碎的。
今天,我们正处于一种阅读方式的变革中,这种变革将会带来什么?我们朦朦胧胧地感觉到,它挑战的不仅是一个阅读的问题,而是一个人类文化的问题,是一个 知识积累的问题。从这点而言,我还是一直强调传统阅读很重要。这并不是说书本那么重要,我们非要靠纸质的东西来支撑阅读,也许有一天纸质书会灭亡,而阅读 是不会消失的。所以,阅读的载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书本这种传统阅读方式所强调的阅读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性的知识,这正是阅读所应有之义。
我从来不开大而化之的书单,因为我认为没有一张书单“放之四海而皆准”
解放周末:应该说,倡导全民阅读正当其时。有人提议,应该有更多学者、作家为读者开书单进行导读,您觉得这个办法可行吗?
许纪霖:从我自己的体会来说,我从来不认为能有一张统一的书单可以开给所有的学生。比如,我带的学生,每一位的个性都不一样,研究的领域也不一样,我通 常会采用“倒开书单”的方法,让学生们自己来开书单。你要研究这个问题,你先列一个书单,你告诉我你认为要读一些什么样的书。然后我再帮他们分析,哪些书 是必须读的,哪些书是不必读的。这样的方法可以“量身定做”,而不是拿一张统一的书单应对不同的学生。
现在好多人让我开书单,但我从来不开大 而化之的书单。为什么呢?一则,我认为没有一张书单“放之四海而皆准”;二则,中国人特别喜欢“喂食”,自己不知道读什么书,最好有人来帮他决定。一般来 说,初学者可以这样,但读书到一定程度的人,有一定思考能力的人,则应该知道自己读什么书,应该自己学会去找书。
解放周末:那么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应该怎么办呢?
许纪霖:对普通读者来说,开一些入门的书单也是必要的。不过,我认为书单最好分门别类地开。我曾经为普通读者开过一张有关中国历史的初阶读物书单,一共 10本书,是我认为的了解中国历史的入门书。后来我还开过中阶和高阶的中国历史书目,那更是要分门别类,根据不同的需要来定。所以,开书单应该尽量具体 些,分门别类为好。比如,文学青年适合读什么书,喜欢哲学、宗教的人适合读什么书。没有一张书单是适合所有人的,这恰恰抹杀了人的个性,所以我更愿意一本 书一本书地来推荐。
市面上一些所谓的好书,其实只是畅销书,是不是10年以后还有人读呢?还真说不上
解放周末:您曾说过:“我的书房里有50%的书是不值得读的。”如何判断书值得读与否,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书,您有什么建议?
许纪霖:什么是值得买的书?就是那些值得精读的书,而大多数书只需泛读而已。对于读书,我通常的建议是,少读时人之书。所谓时人之书,就是当代人写的 书。不是说当代人的书不好,但评价一本书好不好,起码要经过10年以上的时间考验。10年以后这本书还有人读,读了以后还说好,这本书就是好书。现在市面 上一些所谓的好书、得奖的书,其实只是畅销书,是不是10年以后还有人读呢?还真说不上。为什么现在许多国外翻译的书卖得好呢?因为,很多翻译的书已经出 版了一段时间,被证明是经典。时人之书可能其中也有经典,但大部分会被时间的大浪淘洗掉。普通人很难判断书的好坏,专家可能一时也难以判断,所以还是让时 间来判断比较好。我主张多读经典,道理就在这里。
解放周末:倡导全民阅读,您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许纪霖:其实上海已经初步形成了 学习型社会的氛围,读书的风气比五年前、十年前好了很多。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可以创造一些条件和空间鼓励人们自己组织起来读书。比如,给各种各样的读书会 提供支持,营造读书的氛围。再比如,现在一些民营书店的主要功能不是卖书,而是提供互相交流的文化空间,让爱书的人聚在一起,对此政府有关部门也应该予以 鼓励、支持。学校更应如此,要积极鼓励学生开办各种读书会,为他们创造各种条件。这些都是值得做的事情。
重要的是,要把读书看成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认识一位香港朋友,他一年就买一次书,就是在香港书展的时候,像去赶集一样。但恰恰不能把读书当节过,读书一定是细水长流的。读书应该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果不读书会觉得日常生活有残缺,这样才算是一个爱书人、读书人。
读书是为了寻找智慧。智慧就像一把洒在汤里的盐,它是散落在各种知识里的
解放周末:让我们最后回到一个被问过千百遍的问题上,读书到底为了什么?
许纪霖:我先来讲一个小故事。有一次我参加学校组织的旅游,我的习惯是凡是半个小时以上的旅程,必定要备一本书。于是我就坐在大巴上读书。有一位教授坐 在我旁边,看了我半天,说:“你已经功成名就了,还看什么书啊?”他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中国人读书是有功利性的,在他看来,书是敲门砖,一旦功成名就,书 就没有用了,就不必再读书了。
对于读书是为了什么,很多人的看法是片面的。他们把读书理解为是为了竞争、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才需要具备的某 种素质,把读书看作一种竞争的能力。但实际上,读书在我看来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活法。人不是因为有用没用才去读书,因为某一个功利的目标而去读书,比 如读书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或者是让自己成为有文化的人,这些目标当然也不错,但尚未抵达读书真正的境界。因为,真正的读书人并不为什么而读,读书 只是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他在书中获得了一种内在的快乐。
解放周末:在当今社会,人们常常以成败论英雄,读书也常被当作通往成功的一条路径。对此您怎么看?
许纪霖:我认为读书完全和成功无关。就像我刚才说的,如果你抱着成功的目的去读书的话,你不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喜爱读书的人未必是一个成功的人,但一定是一个有知识、有品位的人。
读书的最高境界是为了追求智慧。追求成功,只是需要具体的本领,但是读书是为了寻找智慧。智慧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就像一把洒在汤里的盐,它是散落在各种 知识里的。所以,说“这个人好有智慧”和“这个人好有知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王元化先生在世的时候,有一次我陪一位台湾的杂志主编去看望他,这位主编 见识过很多知名的文化人物,但他临走时感慨地说:“王先生真是一位有智慧的大家。”也许从知识的层面上说,我们的知识可能比王老先生还丰富一些,但是他身 上散发的智慧,却是我们一般人所远远不及的。
专家、学者有知识,但只有大师或大家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哪怕你发明了一种体系,你创造了一门学 科,你可能也未必有智慧。智慧是人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有通透的悟性,能够参透天地,智慧让人变得完善,达到一般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和深度。所以,读书 是为了获得智慧,那是一种远比成功更高的境界。
刊载于《解放日报》2015年4月24日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